叠滘龙船漂移太燃!网媒达人见证乡村振兴文旅新爆点

原创 2025-06-15 23:28:38

 

“叠滘龙船‘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精神,我今天在现场感受到了!”来自广州市白云区的游客陈先生带着一家四口来到现场观赛时激动地表示。


6月15日,正值海天味业·2025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茶基赛区(J弯)比赛时间节点,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网媒达人走进佛山叠滘水乡,感受佛山龙船文化。



叠滘水乡是“环两江 见未来——全国主流网媒达人助力‘百千万’佛山行”活动的首站。站在观赛席上,佛山新闻网总编辑黄义仲表示,这次举办活动的第一站选择来到这里主要是想带大家感受紧张激烈的龙舟漂移现场,以及佛山叠滘在乡村文化传承方面敢为人先的新作为的龙舟精神。

 


体验佛山龙船文化 感受血脉中的

“狂飙”基因


叠滘水乡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叠滘水道纵横交错、浅窄多弯,平均宽度约6米、最窄处仅3米,特殊的地形催生了独特的“弯道漂移”技艺——25米龙船搭载40名桨手,在S形、L形河道中高速过弯,舵手需精准控船,桨手划桨、侧身、压船,稍有不慎就会“煲船”(“煲烂”一词,在叠滘方言中意为“撞烂”)。



叠滘人扒龙船盛传“宁可煲烂,不可扒慢”,宁可龙船发生碰撞,也不甘落后。对他们来说,扒龙船不仅是对集体荣誉的高度重视,更是对竞标争先、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执着追求


记者了解到,在今天的J弯赛道中,圣堂龙船队以2分26秒21的成绩夺冠。圣堂队在本赛季夺得L弯和J弯双冠军,打破了历史赛事纪录。


叠滘墟:老街焕新颜,文旅融合的

“双面绣”


叠滘的人居历史可追溯到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沿途的古建、古桥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其中,古色古香的叠滘圩,是旧时圩市兴盛,客商云集,生意兴隆的见证。随后,网媒达人一行人走进叠滘圩,叠滘圩古建筑,手写大字招牌,还有全新的“旅邮站”、餐饮店、茶啡店等打卡点,让网媒达人大呼惊喜。


叠滘圩已经成为城市消费的新选择。如今,这里的商业入驻率达到70%左右,这些店铺包括餐饮、文创、服装设计、珠宝设计及咖啡等多个类型,其中不乏米其林级别的竹园云吞面等品牌。


不少本土咖啡馆、文创商店和特色餐饮正逐渐兴起,带动起一波村民回乡创业潮。记者在现场采访到一位90后创业者吴先生,据他表示,至今已在当地经营咖啡店三年,本次与社区、机构合作举办“叠滘龙船”主题展览,展出书画及老龙船文物,让传统文化与新式潮玩碰撞出火花。


近年来,叠滘圩以古圩市、龙船文化为载体,持续进行改造升级。从澳边村码头至宁聚村宝鸭池塘,在500多米的叠滘圩,可以看到延续至今的岭南传统风貌建筑修旧如旧、淡雅素净,还有新砌的青砖墙下,圩市温情的来来往往,盈盈笑脸。


叠滘村史馆:一馆览千年,水乡文化的“活化石”



网媒达人一行人走进还走进叠滘村史馆,村史馆以“龙舟文化”为核心,通过实物、影像等装置展现水乡历史。馆内集中展示了叠滘的龙船、粤剧、十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武术等文化符号,全方位展现了叠滘的人文历史。该馆不仅是文化展示的核心窗口,更依托丰富资源转型为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成为解读叠滘龙舟百年传承的动态百科全书。


叠滘,以龙船为骨,以水为魂,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书写着岭南水乡的复兴故事。从“宁可煲烂”的热血竞渡,到墟市改造的“以旧焕新”,再到村史馆的“活态传承”,借着‘百千万工程’的春风,这里正以文化自信劈波斩浪,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杰祺

视频/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陶然

来源:茂名+

编辑:黄建霖

初审:朱杰祺

终审:何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