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网讯 为深入推进广东青年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行动落地见效,电白区高地街道积极联动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我是乡村绘画师” 筑梦者实践队及 “逆境中的暖阳 2025” 助学护航队,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墨胶社区后湾村为主要阵地,在杨木兰、陈小蓉、何悦宁三位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陈楷东、何喜娣等 13 名同学踊跃投身其中。活动聚合高校专业优势与街道基层资源,通过 “校地联动” 模式,在人居环境提升、文化赋能、助学护航、海洋保护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是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立足墨胶社区后湾村 “新村、新业、新貌” 发展定位,茂职院土木系建筑设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师生精准对接村庄美化需求,深入后湾村开展人居环境美化改造工作。在与街道、社区前期实地调研与需求梳理的基础上,实践队师生结合村庄靠海的地理特质与村民生活实际,现场勘察、精准设计,以墙绘为载体勾勒乡村美好愿景。连日来,尽管高温酷暑,师生们仍坚守岗位、专注投入,用鲜艳色彩与生动画面将海洋元素、文明新风等主题融入墙体创作。一幅幅兼具艺术感与乡土气的墙绘作品,不仅让后湾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以可视化方式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成为村民口中 “家门口的风景线”,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高地街道、茂名市青年书法协会、茂职院土木系在高地街道会议室联合举办 “翰墨颂发展 书写新征程” 书法艺术培训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活动特别邀请了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茂名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林雄伟到场授课。林雄伟以《与书法交个朋友》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书法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并通过现场挥毫、互动赠墨等环节,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书法魅力。此次活动是街道 “文化惠民” 工程的重要举措,通过书法艺术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激发了居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让传统文化在乡村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关注特殊群体成长是高地街道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体现。活动期间,茂职院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到电白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义务家教活动。针对中心孩子们的年龄与学习特点,队员们定制了树叶作画、书法启蒙等个性化课程,通过趣味游戏、故事讲解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队员们不仅辅导学业,更注重心理健康引导,通过谈心交流与心理小游戏,鼓励孩子们树立自信。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关爱,将街道 “为民办实事” 的初心落到了实处,切实增强了未成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依托墨胶社区后湾村靠海的地理禀赋,茂职院师生们通过展板展示、资料发放、现场讲解等形式,围绕海洋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权益维护等内容,用通俗语言解读专业知识与法律条文,向村民普及海洋科学知识与海洋环境保护法。此次宣传活动,提升了村民的海洋保护意识,强化了法治观念,为共建美丽海洋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乡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有益探索。
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高地街道聚焦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目标,联合茂职院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开展国家资助政策下乡宣传活动,切实保障教育公平。队员们通过广场设点、入户走访的方式,发放通俗易懂的政策手册,详细讲解助学贷款申请流程、资助标准等内容。对有疑惑的居民,队员们结合案例 “一对一” 答疑,确保政策红利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国家政策的温暖,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 “三下乡” 活动,是高地街道创新 “校地协同” 模式、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校地双方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下一步,高地街道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文化传承、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让青春力量扎根乡村沃土,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为推动 “百千万工程” 走深走实贡献积极力量。
通讯员:陈小蓉 陈飞
编辑:实习生 胡锦仪
初审:陈俊明
终审:谭宜怡